【文 / 社友Kelly】
與扶輪的接觸是從申請文化大使獎學金開始。由於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規定學生必須出國交換一個學期,從學長姐的分享得知,扶輪社有「文化大使獎學金」可以申請,加上羅東西區社願意推薦我,就這樣開始了我與扶輪的緣分。
2010的6月5日,是我啟程前往德國擔任文化大使的日子。經過了十幾個小時,終於抵達德國法蘭克福機場,前來迎接我的是我在德國Schwäbisch Hall社的社友Oscar Erwin Mahl及早我一個月抵達的3520地區的文化大使宋明潭(Mark)。
我這次被分派到的社是1830地區的Rotary Club of Schwäbish Hall,我參與他們的例會三次(一個月一次)。Schwäbish Hall社這邊的開會方式和台灣有點不同,首先是例會時間大多訂在每周五的中午,甚至有早餐會,遇到重要活動也會辦在晚上。第一次參加的例會就是早餐會,早上七點就開始先花約莫半小時吃早餐後開始例會到八點半結束。午餐的部分則會邀請speaker來演講,到兩點結束回去上班。 Schwäbish Hall社的開會地點都固定在一家由社友開設的餐廳,習慣是先用餐再開會。而且很特別的是,Schwäbish Hall社在開會開始時是不唱扶輪頌的!詢問Oscar之後才知道,早期德國受納粹統治,人民不得集會,Schwäbish Hall社為了低調才不唱扶輪頌。
與2009-10的社長交換社旗合照 |
我們特地別上國旗演出 |
除了我之外,Schwäbish Hall社還接待另一名同是三個月期的文化大使獎學生,來自美國北卡羅萊那州、也和我住在同一個寄宿家庭的Lark Walters,還有一名也是來自台灣3520地區的宋明潭(Mark)。我的Homepa是為神職人員,homema是為教師,在我剛到的第二天,他們還特地為我準備德式晚餐來歡迎我。除了他們之外,我也找到兩位語言交換的夥伴,更深入了解德國人的生活方式及文化。
最後感謝扶輪給我這麼好的機會去介紹台灣,學習語言及接觸不同的文化,也要謝謝PDG Kega的鼓勵及羅東西區的推薦,讓我有如此特別的經歷。回國後也加入了3490地區網路扶輪社,回饋扶輪及社會。
道地的德國家常佳餚 |